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6:38 点击次数:80
咱今儿聊个事儿,挺有意思。最近英国那家《经济学人》杂志,跟一个叫“舆观”的民调机构搞了个调查,结果出来,怎么说呢,有点让人挠头。
调查发现,美国人,尤其是那些支持特朗普的共和党选民,对加拿大和欧盟的好感度,跟坐过山车似的,呼呼往下掉。以前吧,觉得加拿大是哥们儿,欧盟是伙伴,现在呢,越来越觉得他们不怎么靠谱,甚至有点敌对的意思。
数据说话,最实在。特朗普回白宫前,也就12%的共和党选民觉得加拿大对美国不友好。现在倒好,这个比例蹭蹭涨到27%,翻了一倍还多!欧盟也差不多,负面看法从17%涨到29%。这是为啥?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,跟特朗普那几年的政策和言论脱不了干系。
更让人没想到的是,美国人对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态度也来了个180度大转弯。2022年俄乌冲突刚开始那会儿,85%的美国人,不管共和党还是民主党,都觉得俄罗斯不是个好东西。现在呢,共和党那边,这个比例降到72%。反过来,对乌克兰不友好的共和党选民,从不到10%涨到近30%。民主党那边变化没这么大,但也值得琢磨。
这股风还刮到了大西洋对岸。英国、丹麦、德国、法国、西班牙、意大利,这六个欧洲国家的民众,对美国的好感度也跟着下降。以前过半数甚至快六成的人对美国有好感,现在呢,四成都不到了。看来,特朗普那几年的折腾,对美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打击不小。
不过也有例外。这六个国家里的一些比较激进的右翼政党,对美国的态度反而变好了。估计是跟特朗普政府在某些问题上想法比较一致。还有一个特例是丹麦,因为格陵兰岛那点事儿跟美国闹掰了,现在对美国的好感度,不管啥党派,都跌到20%以下了。国家利益面前,意识形态都得靠边站。
密歇根大学有个学者说了,老百姓的想法,很容易受政治人物的影响。但这次跨大西洋民意变化这么快,还是挺让人意外的。这说明啥?说明现在这个信息时代,政治人物一张嘴,影响力比以前大多了。
这事儿吧,往小了说,是民意调查数据波动;往大了说,是国际关系的风向标。美国跟盟友的关系出现裂痕,贸易摩擦加剧,国际合作也越来越难。这些都跟特朗普时期“美国优先”的政策脱不开关系。
世界各国都连在一起,谁也离不开谁。如果大家互相看不顺眼,整天疑神疑鬼,那还怎么好好过日子?所以,引导老百姓理性看待国际关系,别被忽悠瘸了,是各国政府和媒体的责任。
咱也不用说那些高大上的道理,就说一句大白话:远亲不如近邻,多个朋友多条路。